![]() |
|
第一次世界大战,曾经打崩了4个帝国,分别是俄罗斯帝国、奥斯曼土耳其、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及奥匈帝国。
不过在这之后,俄罗斯帝国至少有苏联作为继承者,称霸一时。德意志第二帝国,也有在二战中差点统一欧洲的德国作为继承者。哪怕是奥斯曼土耳其,虽然被打崩了,分成了40多个国家,但土耳其依旧有恢复祖业的想法。唯独奥匈帝国,就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,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。
其实奥匈帝国的历史,还是非常悠久的,它的主要构成部分,就是奥地利帝国以及匈牙利王国,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国家。
看似基本盘很稳的帝国,为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直接被打崩了呢?此后的奥地利或者匈牙利,为何再也不提恢复祖业的事情了呢?
俄奥争霸巴尔干半岛
1853年到1856年,当俄罗斯帝国和英法以及奥斯曼土耳其打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,原本应该站在俄罗斯帝国背后的奥匈帝国,却一反常态,果断选择趁火打劫。
那时候沙俄打算通过击败奥斯曼土耳其,从而入主巴尔干半岛。但是,奥匈帝国也有这方面想法,因为匈牙利本身就算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,紧挨着塞尔维亚、罗马尼亚。
所以,原本和沙俄是盟友关系的奥匈帝国,在沙俄寻求帮助的时候,不仅没有出手相助,反而果断背后捅刀,要求沙俄退出已经入侵的巴尔干半岛上的两个公国,也就是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。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,奥匈帝国不惜陈兵边境,打算对这两个公国的俄军发动进攻。
彼时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·约瑟夫一世,正忙着迎娶茜茜公主为妻,可他昔日的好大哥沙皇尼古拉一世,却于1855年在绝望中突然丧生。从此以后,奥地利和俄国之间的关系,几乎就彻底破裂了。
奥匈帝国和沙俄之间,是有直接的利益争端的,因为双方都想要将巴尔干半岛据为己有。从信仰角度来说,巴尔干半岛拥有大量和俄国人一样的东正教徒,但从地理位置上来说,巴尔干半岛紧挨着奥匈帝国,因此奥匈帝国更有机会将这里占为己有。
土耳其人都蒙了:你们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吗?巴尔干半岛好歹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好不?
其实19世纪后期,谁都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快完了,欧洲几个列强之所以要维持奥斯曼土耳其的存在,其实是在考虑该怎么瓜分这块蛋糕而已。
比如说,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,极力帮助奥斯曼土耳其,以及1878年挺身而出,再次帮助奥斯曼土耳其,都是为了他们能够进一步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在中东以及北非的地盘。
而1878年第10次俄土战争后,奥匈帝国和沙俄互相阻挠对方继续在巴尔干半岛扩张,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。
1878年沙俄大获全胜,逼着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《圣斯特法诺条约》。奥斯曼土耳其必须要承认保加利亚为沙俄的保护国,同时承认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独立。
这严重伤害了奥匈帝国的计划,为此他们在德国的帮助下,立刻喊来土耳其人在柏林召开会议,又搞了一份《柏林条约》。这份条约中规定,波黑虽然名义上还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,但此后的30年一直归奥匈帝国统治。这为奥匈帝国进军巴尔干腹地,开辟了通道。
原本沙俄扶持保加利亚出来,是为了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一个根据地,从而再以建立“大保加利亚”的名义,整合巴尔干半岛。结果保加利亚大公为了摆脱沙俄的控制,居然在1885年公开倒向了奥匈帝国。沙俄就这么稀里糊涂被逐出了巴尔干半岛,沙皇差点气晕过去。
1908年,奥匈帝国已经按照《柏林条约》的规定,统治了波黑30年。他们很担心这地方被土耳其人收回去,所以索性直接将其纳入了帝国版图。
这事儿引起了当地人的强烈不满,这才造成了后来的萨拉热窝事件。沙俄由于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吃了败仗,虽然无力出兵巴尔干半岛,但沙俄却在1912年鼓励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起来,建立属于自己的巴尔干同盟,和奥匈帝国、奥斯曼土耳其对着干。
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得不到的,你们谁也别想得到。这也是为什么一战中,沙俄会站在奥匈帝国对立面的主要原因。
没有绝对的主体民族
奥匈帝国巅峰时期,拥有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涵盖了如今奥地利、匈牙利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亚、克罗地亚、波黑,以及塞尔维亚北部、罗马尼亚西部等地。
这在当时的欧洲,位列第三,仅次于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。
从人口角度来看,奥匈帝国也是庞然大物,在1910年前后,他们拥有5200万人口,稳居欧洲前三。
因此,他们可以调动的兵马其实并不少,在一战爆发之前,奥匈帝国的常备军拥有81万人左右,一战爆发以后,他们的总兵力扩充到了335万人,位列欧洲第四,仅次于沙俄、德国以及法国。
但问题也出在人口方面,奥匈帝国虽然人口多,但却没有绝对的主体民族。他们大概拥有11个民族,各民族人口居然也差不了多少。
一战前,奥匈帝国的奥地利人有900万左右,但是匈牙利人也有800万,双方势均力敌,这也是匈牙利人一直不服奥地利的原因,总是想要分出来单干。
此外,在吞并巴尔干半岛大片地区以后,斯拉夫人的比例立刻就上来了。过去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,主要包括捷克人、斯洛伐克人等西斯拉夫人。但是后来波黑人、塞尔维亚人等南斯拉夫人也加入了进来,那问题就比较大了。
因为从斯拉夫的角度来说,这些人占据了奥匈帝国总人口的40%以上,如果他们像沙俄那样取得统一,完全是可以被称之为主体民族的。到时候统治阶层奥地利人,就会处于土耳其人在奥斯曼帝国一样的尴尬境地。
所以扩张虽然增加了领土和人口,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。尤其是对人口较多地区的扩张,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。
因此,纵然他们拥有数百万军队,可军队中各民族语言不通,信仰不同,这导致军队的忠诚度大打折扣,指挥起来可谓是一团乱麻,根本打不了胜仗。
所以一战中,沙俄这种破落户,被德国打得连滚带爬的存在,居然在奥匈帝国面前,占尽了上风,你上哪儿说理去?
拆分较散,再无恢复祖业的实力
沙俄崩盘以后,苏俄之所以很快能整合资源,完成统一,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人占绝对的主体地位,而且苏俄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选择,让他们以加盟国的方式加入了苏联。这才勉强恢复了沙俄的版图。
土耳其人虽然一心想要恢复祖业,其实难度还是非常大的。因为奥斯曼土耳其,被拆成了40多个国家,遍布欧亚非大陆。而且土耳其人的数量,并不占绝对优势,当年在奥斯曼帝国就算不上主体民族,现在就算恢复当年的版图,情况也一样。
奥匈帝国其实比奥斯曼帝国还要惨,因为土耳其好歹还保留了那么大一块地盘,可奥匈帝国几乎就是被平均拆分的,每个新建立的国家,大小差不多,体量均等,那么究竟是谁来统一谁呢?
土耳其还可以蚕食叙利亚的地盘,奥地利有胆子蚕食周围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盘吗?
而且,奥匈帝国境内,各民族在一战后的独立意愿非常强烈,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、信仰,因此对奥匈帝国的归属感,几乎为零。
地理位置比不上沙俄
沙俄和苏联虽然都崩了,但俄罗斯依旧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,可以说,主体部分压根就没拆分,还是具有恢复祖业的底子的。
但是奥匈帝国几乎就没这个可能了,拆得七零八落,顺利过上了小国寡民的日子。两者一对比,除了主体人口的问题外,还有一点很重要,那就是地理位置。
沙俄位于欧洲东北边缘地带,这地方过去是没人要的地盘,不得已才会跑到那边定居。但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俄国是没有多少天然的竞争对手的。它不侵略别人,一般别人不会找他们的麻烦。
反观奥匈帝国,北边是德国和沙俄,南边是奥斯曼土耳其,西边是法国和意大利,它夹在这些强国中间,本身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独善其身。如果在争霸时期没有争霸的能力,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拆分重组了。
|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| 分享到: |
|
||||||||||
|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|
||||||||||||
|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| 1 |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|
| 2 | “大崩盘即将开始” |
| 3 | 住五星饭店 4天召妓40人 他的荒淫行径曝 |
| 4 | 石破天惊的两分钟外交:高市害得习近平“尿 |
| 5 | 第一名在中国 全球50最佳酒店公布 |
|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| 一周博客排行 | 更多>> |
|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| 更多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