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维读者网 > 史海钩沉 > 正文  

古代人为什么晚上结婚?现代则白天居多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25-11-21 15:47:16  三立新闻网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提到 “为什么古代人都是晚上结婚,而现代人却改成白天?”,许多人第一反应是“晚上比较浪漫”。但真相比你想的更八卦:从远古的抢婚黑幕,到明清宵禁逼出“白天结婚潮”,原来婚礼时间的转变背后满是故事。

昏时迎亲的古老礼制从何而来?

古代婚礼一般都在黄昏后进行。《白虎通》中甚至明确记载:“婚者,谓黄昏时行礼。”因此,“女”加“昏”才成为“婚”字。而这里的“昏”,不是今天口中的傍晚,而是古人称的“昏时”:约晚间七点到九点之间,太阳已落、月亮初升,正是古人眼中最合适迎娶的时辰。

抢婚传统的影子:夜幕下的氏族繁衍

学者认为,这项习俗最早源自远古社会的“抢婚”。在父系氏族制度中,女性的生育能力象征著族群延续,因此抢夺他族女子成为繁衍手段。在古代,有时会发生“抢婚”的习俗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人们选择在黄昏时分举行婚礼,因为天色昏暗,可以降低仪式的张扬程度,较不容易引起注意

虽然后来“媒妁之言、父母之命”取代了抢婚,但 “夜间迎娶”的传统气味仍被保留下来,延续成古代社会通行的昏时婚礼。

阴阳观念:昏时象征“阳去阴来”的结合

另一派说法则来自阴阳观念。古人相信:

* 白天为阳、夜晚为阴
* 男子属阳、女子属阴
* 黄昏正是阳退阴生的时刻

因此,男子(阳)前往迎娶女子(阴),恰好呼应天地运行的转换时刻。对古人而言,这是一种带有宇宙象征意义的结合。

古代婚礼的夜色浪漫:诗经中的星光成婚图景

《诗经·唐风·绸缪》中便记录了古代人在星夜成婚的景象:“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。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。”这首诗描绘了在星空下,新人步入婚姻的仪式感:对古人而言,婚礼本就是在月色里完成的神圣典礼。

对古人而言,婚礼本就是在月色里完成的神圣典礼。(示意图/翻摄自百度百科)

对古人而言,婚礼本就是在月色里完成的神圣典礼。(示意图/翻摄自百度百科)

从“夜婚”到“朝婚”:宵禁如何改变结婚时间?

古代的夜婚习俗延续数千年,但真正改变它的,是明清时期的宵禁制度。法律规定:

* 一更三点敲暮鼓后禁止外出
* 这时间约在现代的 晚上 8 点 12 分:

如果婚礼在黄昏举行,前来贺喜的宾客极可能在路上违反宵禁,尤其喝得兴高采烈后更不便回家。于是,为了避免麻烦,婚礼时间逐渐提前,从夜晚移至白天,也逐渐演变成今日常见的“白天结婚”模式。

当代复古婚礼:热闹多于复古

现代虽有人偶尔为了新奇或仪式感而举办“仿古婚礼”,但大多只是加入部分复古元素,并非真正遵循古礼。更多时候,是透过古风仪式增添婚礼的趣味与拍照亮点。

从抢婚到礼婚:婚礼象征的改变

不论白天或晚上,现代婚礼已完全脱离早期的野蛮习俗,而象征著:结合、承诺、家族祝福、新生活的开始:新人在众人祝福中步入家庭,也延续了婚礼最核心的精神:共同的人生旅程正式启程。

   0


热门专题
1
四中全会
6
美伊冲突
11
大S
2
中美冷战
7
以伊战争
12
洛杉矶大火
3
川普
8
何卫东
13
叙利亚
4
万维专栏
9
AI
14
苗华被抓
5
俄乌战争
10
中共两会
15
美国大选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5. 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