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维读者网 > 史海钩沉 > 正文  

历史上5位“功高盖主却能善终”的 是如何自保?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25-11-21 15:49:36  三立新闻网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在“功高盖主必遭忌”的历史法则里,许多名将在替皇帝打下江山后,却反遭猜疑、以“谋反”之名被抹杀。然而历史上偏偏有五位狠角色,功劳大到能遮住皇帝的光,却依然安稳活到高寿、后代同样享福。他们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极高的“自保智慧”。

1.王翦:用“贪”消除皇帝猜疑

秦始皇最倚重的战神王翦,平叛、灭国样样在行,甚至一人就灭了赵、燕、楚三国。但他深知兵权太大会惹皇帝不安,于是出征前一路狂要赏赐、田地、豪宅,把秦始皇彻底“放心”:一个快七十的老将如此贪财,根本没心思造反。打完仗后不抢风头、不争功,他就这样安稳离场。

2.张良:用“隐身”证明无害

刘邦的江山有一半是张良算出来的,但他在汉朝建立后立刻“装病”退出权力核心,只求留县一地,象征性地念旧情、不求大富贵。刘邦、吕后多次想重用他,他都温和拒绝。别人抢位置,他躲位置,皇帝自然安心。最后他安然退休,比韩信、萧何的下场好得多。

3.李𪟝:用“绝对听话”换取信任

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将李𪟝(注音ㄐㄧ)能征善战,但太能打反而容易惹忌。李世民临终前还专门测试他:下旨把他贬去偏远州城。李𪟝接诏后立刻放下饭碗、马上上路,没有半句怨言。李世民听了后对太子说:“这是真忠臣。”李𪟝后来在新皇帝手下继续被重用,七十六岁高寿而终。

4.郭子仪:用“透明”化解所有猜忌

安史之乱、吐蕃入侵、节度使叛变:唐朝一次次靠郭子仪救回来。他功高到天花板,但他家的大门永远敞开,百姓想看就看,毫无秘密。他用“全民监督式”的透明告诉皇帝:我没有私心、没有企图。加上他从不记仇、与各方打好关系,最后活到八十五岁,享七朝荣宠。

5.徐达:用“谨慎”避开朱元璋的刀

朱元璋以“杀功臣”闻名,但徐达却能全身而退。秘诀只有一个:从不越界。他打完仗就把兵权交回去,皇帝赏他住皇帝旧宅,他吓得跪地拒绝;面对胡惟庸的势力,他不巴结反而弹劾,划清界线。甚至攻打元顺帝时,他故意“留活口”,替朱元璋避免尴尬。这份谨慎,保住了他与全家。

结语:真正可怕的不是功高,而是让皇帝觉得你“可威胁”

这五位功臣虽然性格迥异,但共通点只有一个:让皇帝彻底安心。

“贪”是表忠心,“退”是避猜忌,“顺”是换信任,“透明”是消恐惧,“谨慎”是保平安。

古代皇帝怕的不是功劳,而是“可能取代我”。让皇帝觉得你无害,反而能活得更久。这份千古智慧,放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。

歷史上有許多功臣深知「功高蓋主必遭忌」的道理,因此得以善終。(圖/翻攝自百度百科)

历史上有许多功臣深知“功高盖主必遭忌”的道理,因此得以善终。(图/翻摄自百度百科)

   0


热门专题
1
四中全会
6
美伊冲突
11
大S
2
中美冷战
7
以伊战争
12
洛杉矶大火
3
川普
8
何卫东
13
叙利亚
4
万维专栏
9
AI
14
苗华被抓
5
俄乌战争
10
中共两会
15
美国大选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5. 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