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俗话说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
大厦倾覆亦非一日之功。
回过头看,在量变推进质变的历史变迁中,总有一些影响重大的标志性事件。
第一个就是鸦片战争,一部《南京条约》让国门洞开,天朝梦碎,从此迈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史。
第二个是太平天国运动,南方半壁江山生灵涂炭,数千万人死亡,汉人势力崛起,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全面动摇。
第三个是甲午战争,打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,日本得以崛起成为列强,从此中华再无尊严可言,亡国灭种的危机空前严峻。
至于第四个标志,既不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侵略延续,也不是辛亥革命的终结,而是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“东南互保”。
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中,慈禧向八国宣战那段戏拍得非常精彩,老佛爷宛如天兵天将附体,横下心来要与所有列强血战到底。
她之所以能够如此硬气,是因为朝廷里面内有一批主战派用力鼓噪,同时还有数以百万计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民声威俱壮。
光绪26年6月,宣战诏书通过电报形式发给各地督抚大员。

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两广总督李鸿章,此时他已远离朝廷中枢,收到消息后马上致电朝廷:“此乱命也,粤不奉诏”。
这种赤裸裸的抗命,让东南各省督抚很受鼓舞。
在邮政大臣盛宣怀串连下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、闽浙总督许应骙、山东巡抚袁世凯、浙江巡抚刘树棠、四川总督奎俊纷纷采取不同形式表明保境安民、拒不奉诏的立场。
其中,张之洞与刘坤一联合签署《东南互保章程》,李鸿章、刘树棠先后加入这一章程。
许应骙则与李鸿章、袁世凯自办互保,奎俊、盛宣怀相互联络支持互保。
互保的主要内容很简单,就是东南各省不执行朝廷对列强宣战命令,保持中立,并保护外国在华利益;而列强则不派军队进入东南地区。

最终结果证明,老佛爷纵容义和团兴风作浪,丧失理性向多国宣战确实是瞎胡闹,葬送了大清最后一点气数。
东南互保最大的益处是让这些省份免于遭受战火,既没有闹义和团,也没有外国侵略,稳定了经济和社会秩序。
之所以说这是个重大事件,因为东南互保宣布了紫禁城从此再无任何权威,对于发布的错误诏书地方大员有胆量、有能力予以抵制,这意味着中央政府的彻底瓦解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事后老佛爷一个个处死了那些强硬的主战派,反倒是分庭抗礼的互保大员们啥事都没有,并且制造的烂摊子最后还要靠这些人帮着来收拾。
在老百姓眼里、在洋人眼里、在地方大员眼里,紫禁城的权威和能力荡然无存,土崩瓦解就只剩下时机和时间了。
|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| 分享到: |
|
||||||||||
|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|
||||||||||||
|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| 1 | 原来习真急了!美中元首突然通话内情曝光 |
| 2 | 惹习震怒 中国著名学者被迫离职 |
| 3 | 中日关系快速下滑 川习通话 习突然说出这6 |
| 4 | 高市与川普通话后,日本突然强硬! |
| 5 | 昏招迭出,账号被封,颜宁闺蜜亲手埋葬最后 |
|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| 更多>> |
| 一周博客排行 | 更多>> |
|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| 更多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