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维读者网 > 史海钩沉 > 正文  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23-03-05 11:06:30  玖奌杂货铺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01

2020年的3月5日,方方在日记里写到了一个人,“他叫遇罗克,他只活到27岁”。

……有一个人,恐怕业已被人遗忘,或者在有些人的记忆里,根本没有存在过。他叫遇罗克,他只活到27岁。像我这种恢复高考的大学生,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。我们曾经因为他的命运,而思考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我们自己的未来。……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遇罗克是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英雄,今天是他的忌日。我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。

02

遇罗克是北京人,1942年5月1日出生。中学毕业后曾当过学徒工,后做过代课教师等多种临时工。

在那个年代,出身歧视曾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,有一个著名的口号是:“老子英雄儿好汉,老子反动儿混蛋”(即“血统论”)。

遇罗克根据常识判断,认为“血统论”是荒谬的。当其他人在声嘶力竭喊各种口号时,遇罗克站了出来,发声质疑。

他以“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”为笔名,写了很多文章,最著名的就是1967年1月18日《中学文革报》第1期刊载的《出身论》。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遇罗克认为,“老子英雄儿好汉,老子反动儿混蛋”是绝对的错误,它的错误在于:

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,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。说穿了,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,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。

而且,遇罗克得出了一个与血统论完全相反的结论,“(朋友、领导、报纸、书籍等)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,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。”

即使是家庭影响,也不能机械地以出身来判定:

父母都是英雄,子女却流于放任,有时更糟糕。父母思想好,教育方法如果简单生硬,效果也会适得其反。同样,老子不好,家庭影响未必一定不好……

遇罗克的文章刊发后,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很多被出身影响不能招工、上学等的年轻人,觉得这篇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声。

遇罗克收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。他与他们同病相怜,常常读着来信流泪,他说:“为了他们,值得去死。”

没过多久,上级发文,批判《出身论》。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1968年1月,遇罗克被捕。

1970年3月5日,也就是五十一年前的今天,在北京工人体育场,在排山倒海的“打倒”声中,年仅27岁的遇罗克被宣判死刑,立即执行。

03

遇罗克去世九年零八个多月后,1979年11月21日,北京市中级法院宣告遇罗克无罪。

1980年7月21日和22日连续两天,《光明日报》发表了一篇诗情澎湃的万字长文:《划破夜幕的陨星——记思想解放的先驱遇罗克》。

几千年来,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,似群星灿烂,彪炳于历史的太空。

那些扭转乾坤、功昭日月的巨星,那些有创造发明、能利国福民的名星,将永远被人们称颂。然而,人们也不会忘记,当银汉低垂、寒凝大地,我们民族蒙受巨大苦难的时候,那拼将自己全部的热,全部的力,全部的能,划破夜幕、放出流光的陨星。虽然看来它转瞬即逝了,却在千万人的心头留下了不熄的火种。

恰似长夜的十年动乱中,被残酷杀害的青年遇罗克,就是这样一颗过早陨落的智慧之星。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文章发表后,被人民日报、南方日报等多家报纸转载。

诗人北岛对遇罗克的遭遇深表同情,他写过两首诗献给遇罗克,一首是《结局或开始》,一首是《宣告》。

在《宣告》中,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,以遇罗克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:

宣告——献给遇罗克

北岛

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

我没有留下遗嘱

只留下笔,给我的母亲

我并不是英雄

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,

我只想做一个人

宁静的地平线

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

我只选择天空

决不跪在地上

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

好阻挡自由的风

从星星的弹孔里

将流出血红的黎明

04

在提出《出身论》的观点时,遇罗克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。

根据2010年4月14日《南方都市报》刊载的文章《在死刑号的日子》,遇罗克的狱友张朗朗说他本来是可以不死的:

客观地说,遇罗克根本不用死,他是自愿去赴死的。他经常跟我说,他最喜欢的诗是“莫道书生空议论,头颅掷处血斑斑”。他有种盗火者的心理,觉得像他们这样所谓出身不好的人,缺少牺牲的勇气。他想做这样一个先例。

遇罗克是完全自愿去赴死的,他是在为理想献祭。

张郎郎很佩服遇罗克的才学和胆识,曾问他:“你为一篇《出身论》去死,值得吗?”

遇罗克回答:“值得。”

从写下《出身论》那时起,遇罗克就意识到自己的使命,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宿命。他说:“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:一、死不低头;二、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。”

在遇罗克的遗物里有一件崭新的白背心。

由于家庭条件不好,遇罗克很少穿新衣服。他在狱中穿的背心已破烂不堪,就写信让家里人买件新的。但在他收到母亲给他买的新背心时,他已预感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,便决定把新背心留给弟弟,自己穿着一身旧衣服上了刑场。

05

2009年清明节,遇罗克雕像在北京通州宋庄美术馆落成。雕像的底座是不锈钢的,上面刻着北岛题献给遇罗克的诗句:“我并不是英雄/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/我只想做一个人”。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但年轻人知道遇罗克的越来越少了。

一位名校毕业的年轻法学博士在参观宋庄美术馆时,指着雕像问学者于建嵘:遇罗克是什么人,人们为什么要为他献花?

于建嵘深感意外,他对遇罗克这么快被人们遗忘深感遗憾,便撰写了文章《请记住那些曾仰望星空的人》。于建嵘说,正是遇罗克的故事,让一代人理解到独立思考的价值和艰难。

这个出身普通的年轻人,之所以让千万人为之动容,是他独立思考的自觉和能力,是他表达和捍卫自己观点的热血和勇气,是他信仰和追求光明的“天真”。人们在他身上,看到了思想和精神所具有的伟大力量。

……可以说,正是读过他们的著作、听过他们的故事之后,才使我认识到中国现代史的沉重,理解到独立思考的价值和艰难。

于建嵘说,一个民族需要记住那些曾经仰望过星空的遇罗克们,如果没有他们的鲜血,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,我们今天的生活就不会如此美好。

如果不知道遇罗克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,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欠缺,更是一种精神的失落。

06

今天的时代已经进步很多,今天的人们也比遇罗克要幸运很多,纪念遇罗克还有意义吗?

前几天,邻国一位19岁女孩被枪杀,她是华人,我们的同胞。昨天,有很多人在缅怀,为她的不幸去世感到悲痛。

有人在我的朋友圈恶毒地留言:“这个19岁的死全家,不能只死她一个”“都是美国给工资的”。然后甩下一句恶恨恨的“我想举报你”。

重温:他叫遇罗克,27岁(今天纪念他的意义)

虽然对于“举报”之类的威胁已经见怪不怪了,但是竟然有人会对一个在异国他乡遭遇不幸的同胞,如此冷血恶毒,这让我很震惊。

我并不恐惧,只觉得悲凉。有些东西,我们以为已经远去,但其实并没有消失,也许一直就在我们身边,正在寻找卷土重来的机会。

历史不可忘记,纪念遇罗克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。

人们需要记住这位为追求真理、坚持真理而把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的年轻人,像他那样冷静的思考、明确地生活!

我写下这篇文字,是一个写字的人向前辈的致敬,也是致谢!

   0


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>>
1 习的贺信曝光 他断然拒绝了北京
2 社死!她在海滩自慰被捕,视频公布网友怒怼
3 突发快讯:直接命中!美军基地遭精准袭击
4 中南海惊现大凶之兆?
5 中国赶超美国恐已遥不可及

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>>
1 许家印供出背后三大靠山,难怪他能如鱼得水
2 北京承认新冠爆发 上海机场开始测核酸
3 中国“五星卡”正式启用 华人满足这条件就
4 北京终于承认 上海机场又开始了…
5 不敢声张 天朝这脸丢大了
6 习的贺信曝光 他断然拒绝了北京
7 习近平考察上海:独裁者进化到如此地步
8 中共证监会地震不断 传主席已出事
9 比走1万步有效 日本医生推这运动有效降血压
10 是石头也该开口了!中媒点名要求石正丽说真
热门专题
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>>
1 LTE Cat 1將在5G時代站穩腳跟 無心
2 《足迹…》第七章奔向自由(198 晚成
3 中共深陷经济危机,将重操计划 秀峰真人曾
4 老钱:美国乱象之根源 老钱
5 老谢 南来客
6 從清零電詐到培植傀儡:中共豢 京都静源
7 新冠病毒中的跨物种、跨生物界 苦难与荣耀
8 毛四代、蒋四代、金四代比较 赵大夫话室
9 吕洪来谈科学养生之十:科学养 老陆
10 再指点一下习老大,立刻回归胡 renweida
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>>
1 突发:轮系美女大V蕭茗发表声 金复新
2 老钱:美国乱象之根源 老钱
3 美国的格局:该不该有挺川建制 不合群
4 为何中共的病毒总是爆发在台湾 山蛟龙
5 基辛格的“功过” 远方的孤独
6 为基辛格驾鹤西去烧张冥币 阿妞不牛
7 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哼着《 体育老师
8 我们这一代的痛 艺萌
9 烤羊排/羊架 老冬儿
10 善恶之战.光明黑暗之战.支持以 木秀于林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3. CyberMedia Network/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