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维读者网 > 史海钩沉 > 正文  

1948年胡适拒中共盛邀,毛:“他曾是我楷模”

www.creaders.net | 2022-09-25 18:34:31  烛下青史 | 0条评论 | 查看/发表评论

第一次认识胡适,是在语文课本里。通过阅读胡适的文章以及听取老师的讲解,胡适在我眼中是一个文采斐然的卓越文学作者,把新思想带到旧时的中国。

然而,当我了解胡适与毛泽东之间的往事以后,胡适的形象在我心中有些“复杂”。

崇尚民主、自由,却不愿意靠近政治的胡适

如果问胡适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,我的回答是儒雅、幽默,但有些固执。

胡适的儒雅是20世纪初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同学们众所周知的事情,他丝毫没有“架子”,不管是对待周围的教授还是学生,甚至是不熟悉的工作人员,都是温和而亲切的,从未在别人口中听说过胡适在待人接物方面的非议。

季羡林亦曾经给予了胡适这样一段中肯的评价:学生与胡适共坐一桌,没有局促之感,反而如沐春风。

除了儒雅以外,胡适还是一个令人开怀大笑的风趣之人,经常做出出其不意的事。杨振生曾经邀请胡适等人到家中欣赏画作,由于这些画作十分珍贵,杨振生小心翼翼地展开画卷,铺在桌子上。

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,等待着一览惊世之作。然而胡适却出人意料地突然站起,把画卷放在袖子里故作占为己有的姿态,胡适的动作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地哈哈大笑。

或许是胡适曾经留过学的原因,他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,不管别人做什么,他对自己的想法丝毫不动摇,看起来有些“固执”。

胡适的固执体现于思想上,他和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不一样,他虽然高举民主旗帜提倡新思想,打响新文化运动第一枪,但他不愿意与革命走得太近,他倡导用思想和文化逐渐改变中国。

毛泽东曾视胡适为楷模

毛泽东与胡适“结缘”于《新青年》。那个时期的毛泽东还是一个从乡下来的青涩学子,而胡适已经是一个海归“大咖”,并十分具有文化影响力,尽管二人只差了两岁。

毛泽东读了胡适的文章后,大受震撼,颇有感触。胡适的文笔和独特的思想,让毛泽东耳目一新,可以说胡适的文章和其中的思想,启迪了年轻时的毛泽东。

毛泽东把胡适视为自己的偶像、楷模,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。毛泽东视救国救民为己任,虽然那时的他还很年轻,但一直在走在学习和进步的路上,从未停歇。

毛泽东以“二十八画生”为笔名,发表了一篇名为《体育之研究》的文章。此文被陈独秀阅览后,颇受赏识,并荣登杂志《新青年》。而胡适正是在杂志上,看见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,胡适觉得这个“二十八画生”不一般。

通过联络和介绍,毛泽东和胡适相见并相识,毛泽东将胡适视为前辈、楷模,而胡适亦是对毛泽东赞赏有加,二人在文学和思想上相互交流谈论,十分融洽。

不愿谈政治,却被政治“影响判断”

世事无常,尽管胡适不愿意接近政治,不愿意接近要流血的革命,可最终他还是被政治影响了人生的方向。

胡适虽然在思想和文学上颇有建树,但是他对于救国救民、彻底革命这件事,还是有些“外行”,胡适深受国外思想的影响,天真的认为单单依靠宣传自由、民主就能彻底改变中国。

正是胡适的这种“天真”和“固执”,他离共产党越来越远,离国民党越来越近。1945年9月,胡适担任北大校长,并彻底投向了国民党,与蒋介石等人走得很近。

越来越固执的胡适还经常在公开场合为国民党捧场,给共产党“抹黑”。天真的胡适并不知道,此时他口中的民主、自由,已经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利用他的工具。

随着国共两党的战争越来越激烈,胜负逐渐显现分晓,国民党在我党的打击下节节败退。1948年末,北平已被我党包围,为不破坏文物,为保护百姓安全,我党没有对北平进行大面积的无差别攻击。

得知胡适在北平城中后,毛泽东特意派人传话胡适:“只要胡适不走,就可以继续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”。

然而胡适听后并没有改变主意,还是固执依旧,不愿意相信现实,最终搭乘飞机飞往美国,继续寻找那所谓的“自由”。

到达美国后的胡适,依然到处吹捧蒋介石,尽管多人劝谏他看清现实,但直到胡适去世,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,最终葬于台湾。

   0


热门专题
1
美国大选
6
巴黎奥运
11
中国爆雷
2
中美冷战
7
三中全会
12
李尚福出事
3
乌克兰战争
8
中共两会
13
秦刚失踪
4
以哈战争
9
台湾大选
14
火箭军悬案
5
万维专栏
10
李克强
15
台海风云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导航 | 隐私保护
Copyright (C) 1998-2024. Creaders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